独家视角 | 标准化票据资产篇(二)•已贴现票据如何参与?
标准化票据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增加了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一个投资品种,还在于标准化票据存托机构这一资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极其重要,它使得商业银行不再仅扮演投资者或授信人身份,商业银行也可以借助标准化票据这一工具在出票人和投资者之间搭建完整的链条,开展投融资一体化的投行业务。今天我们主要从标准化票据产品的基础资产——已贴现票据入手,解读标准化票据潜藏的巨大发展空间。没有读过上集的,点这里:《独家视角|标准化票据资产篇(一)·未贴现票据如何参与?》
已贴现票据资产数据规模分析
根据票交所公布数据,8月票据市场贴现业务发生额7593.36亿元,其中,贴现银票发生额6897.24亿元,贴现商票发生额696.12亿元。从余额看,已贴现的票据余额为92251.97亿元,其中,已贴现的银票和商票分别为85146.79亿和7105.18亿元。
从贴现的机构类型来看,8月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贴现发生额4785.9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贴现发生额1818.0亿元,农村金融机构贴现发生额 484.24 亿元,财务公司贴现发生额 406.19亿元。
从贴现票据的市场规模来看,已贴现银票、未贴现银票、已贴现商票全都嵌入了银行信用,均为银行信用产品,尚无纯商业信用的票据。
可以预期,如果标准化票据能够为商票带来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商票将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企业更有积极性开立商票,供应商更愿意接受商票,未来商票余额可能会快速增长。标准化票据将助力商票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
已创设产品分析
从目前创设产品的基础资产构成来看,在8月31日创设成功的33只标准化票据产品里,合计创设规模29.12亿元,其中已贴现票据16.48亿元;从单数来看,已贴现票据17单,其中银票7单、商票9单、财司票1单。
已贴现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票据
目前发行的标准化票据,按其基础资产电子票据是否贴现,其定价策略主要分为两类:基础资产为已贴现电子票据,其定价策略主要参考信用主体公开市场发行同期限存单的估值定价和票交所的银票转贴利率曲线;基础资产为未贴现电子票据,其定价策略主要参考信用主体公开市场发行同期限短融、超短融最新估值定价。
公开市场数据显示,8月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72%;AAA级一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报3.00%;以上17单以已贴现票据为基础资产的产品平均利率为2.7394%。9月16日,市场上AAA级一年期同业存单收盘收益率为2.91%,一年期国股转贴现收益率为3.0153%。
在定价上,基础资产为已贴现票据的标准化票据,普遍低于当前金融市场同期限平均利率30-40个BP,同时接近转贴现利率。体现了标准化票据对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
此外,对于以已贴现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票据,在原始持票人和投资人的资本占用的影响接近于转贴现业务。原始持票人通过创设标准化票据,以背书形式将基础资产转让,可以释放信贷额度,相较于票据转贴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贷因素对标票产品定价的影响。
已贴现票据资产的业务开展
01、标票创立
标准化票据创立时,原始持票人需要向存托机构交付资产,存托机构接受资产并设立标准化票据。具体来看,创立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步:①基础资产归集;②完成存托工作;③基础资产文件交付;④标准化票据认购;⑤募集资金净额划转。
02、登记、托管
标准化票据的登记、托管由上清所负责。具体来看,存托机构向登记托管机构提供到账确认书及相关文件,登记托管机构则根据确认书办理登记托管手续,确认受益权,并签发手续确认书。此外,存托机构要按照登记托管机构、兑付代理机构的要求提前计算登记托管、代理兑付的费用,并且从标准化票据募集资金中扣除。
03、标票交易
标准化票据在票据市场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票交所、同业拆借中心、上清所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转让和结算。与传统票据仅在票据市场流通相比,标准化票据可在两个市场交易,并且适用于现券买卖、回购、远期等交易品种,有利于打开票据投资的窗口,加强票债联动,提高信贷市场融资功能。
04、结算兑付
从标准化票据创设披露文件看,结算兑付过程中,义务人先将资金划转至标准化票据电票账户,存托机构进行记账并将相应资金划转至兑付代理机构指定账户,由登记托管机构登记的标准化票据持有人名单确定享有当期本息的持有人,兑付代理机构按名单兑付并向存托机构出具确认书。
基础资产为已贴现电子商业汇票的,票交所依据存托业务双方委托,按照原始持票人与标准化票据产品对该笔业务的应收应付义务,于结算日遵循实时逐笔的原则以票款对付的结算方式办理票据和资金的结算。
未来发展趋势
在目前票交所披露的标票产品来看,7月的27单中,大部分标票基础资产是未贴现商票,而后续发行标票产品基础资产多为已贴现票据,可看出标票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有力支持。标准化票据,为票据流转提供了新的变现方式,推动市场开票量、贴现量明显回升,现有的票据贴现存量将在标准化票据的发展下被进一步盘活。
|